2012年11月,十八大代表,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东权在大会分组讨论上做了发言,介绍了十七大以来全国档案事业的重大变化和重大发展,具体体现在8个“史所罕见”。 2013年3月25日,由国家档案局主办的为期一周的《全国档案工作领导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为此次培训作了重要讲话,当前国务院对一些部委进行合并管理,而国家档案局还依然独立存在,这说明国家对档案部门的重视,并对目前全国基层档案工作作现状作了深入的讲解,告知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投入越来越大,这将增强各省市建设档案工作的信心。杨东权局长、李和平副局长的发言有助于中央领导人了解我国当前档案事业的发展情况,也是为国家未来重视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时机。今后,我国的发展将注重文化事业,建设成文化强国,档案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就必须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档案强国,即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要为文化建立档案,要建设档案文化。
六盘水市档案局是六盘水市市委,市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行动单位,是集中统一保管全市市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国家综合档案馆,是全市档案信息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服务中心和现行文件阅览中心,2013年,将与贵州民族大学共同合作建立少数民族研究基地。每年六盘水市档案局都要下到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村检查指导档案归档情况,规范全市档案的发展。2012开始,在以大力发展五个六盘水为契机,六盘水市档案局强力推进新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档案示范点,全面提高档案局各项基础业务建设水平,打造属于六盘水市档案局服务品牌亮点。为了今后取得更好的成效,档案部门要提高认识,坚定理想和信念,紧密结合各自档案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总结好目前工作,做好与本省其他地区及发达省份的差距,谋划好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断开拓工作的创新性,推进六盘水档案部门的发展。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提出,十八大精神不要被“过度解读”,报告本来直白简单,有些解读文章有点走偏,反而让人不好理解。的确,纲领言简意赅,更应直接有效,相比拉起高音喇叭唱高调、说空话、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实干才是对十八大精神更好的理解和落实,因此,六盘水市档案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为建设新的档案局而努力:
1、召开档案工作将经验交流会
档案局作为一个服务部门,面对不同的服务群体,需要的是创新工作方式,在当前的发展情况下,六盘水市档案局加大档案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全省各市大力建立和开发档案为民服务,要以馆际合并、馆际合作、设立分馆、集中备份、馆室合作、信息整合、网络共享等各种形式,对现有档案资源进行整合,使分散的档案资源更加集中,使零星的档案资源更加系统,更便于社会利用。并通过召开全国档案工作研讨会、举办档案展览;参加档案保护技术培训等促进全国各省各市档案工作进行经验交流,提出适合自己部门发展的模式。
2、创新规划新馆建设
档案馆承载着整个城市所有的重要档案文件,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起到指导作用,这也是体现了档案馆的存在价值。在新形势下,档案馆建设不能施工方和档案部门分开进行,而是要相互沟通,向相关施工部门提供具有依据的材料保证施工方配合档案部门建设新馆。档案部门要具有超前意识,创新构建新馆、合理利用每一空间、建设自身特色档案点,例如:市档案局要以重点档案、遗文古迹;盘县档案馆为二、六军团的会议档案;水城档案馆以农民画;六枝档案馆以三三暴动;钟山区以现代信息化档案为特色,这些特色档案是依托新型档案馆而存在。2012年,六盘水市新馆已经施工,预计2013年年底投入使用,如果不能很好的与施工方合作,建设出来的新馆将达不到现代档案馆的要求,这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3、提高档案部门人才队伍建设
虽然档案事业只作为文化发展的一部分,但为国家发展过程中提供的力量不同一般,文化的软实力才真正的体现在国家的实力上,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档案人激情涌动,新时期的档案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档案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素质提高和积极性发挥,主动到各单位指导档案归档,并对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2013年4月底,对各乡、镇、村基层档案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如果效果好,将分批、分区再举办培训班,普遍提高整体档案人员的素质。通过培训,达到宣传档案的重要性、影响力,当社会重视,档案工作就好开展。2012年,六盘水市档案局已经从4科1室一中心发展成6科1室一中心,这为刚毕业的应届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2013年,六盘水市档案局将在引进更专业,更有能力的人才到单位工作,为指导全市档案和本单位的发展建言献策。
4、提高人民群众档案利用需求
六盘水市档案局在资源建设方面重视所有重要档案的收集和保管,并专门设立重点档案征收集科对重点档案进行征集管理。档案利用工作开始呈现人民群众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将可以开放的档案和政府现行文件呈现在人民群众的面前,提高群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要想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必先提高档案部门的服务意识,只有通过服务充分体现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档案事业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进一步重视,才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更大支持,才能赢得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为了进一步落实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把“档案馆”变成“思想库”的重要指示,各级档案部门必须坚持“服务为先”战略,不仅要更加主动地为各单位服务,也要满腔热情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不断增强档案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完善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档案服务的需求。
5、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六盘水市档案局要继续抓紧做好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以满足当前利用需求、保护档案原件为导向,优先对那些当前利用者特别是人民群众急需利用的档案进行数字化,使利用者查阅档案更加方便快捷,使档案原件避免因频繁利用而遭损毁。要把数字档案馆建设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实现档案工作与信息社会的同步发展。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档案馆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电子文件管理有关规定为依据,继续推进在各级国家档案馆建立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分级管理好各职能单位形成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档案),保障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保存、合法利用,预防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电子文件(档案)造成损毁。明年我们将组织有关电子文件标准的专项宣贯。档案部门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争取支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011年,中央下发了国发2号文件,这对于贵州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但是经济只是一个省份的“外壳”,而文化才是一个省份的“灵魂”,档案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必须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档案事业,只有文化和经济一同发展,贵州省才能后发赶超,因为在这特殊时期,档案人应该抓住机会,发展档案事业,提高文化水平。档案部门要凝聚档案工作者的共识,鼓舞档案工作者的斗志,而且还要通过与宣传,文化部门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公共传媒,走向社会,向公众传播,进而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文明意识,在全社会发扬光大档案工作者甘于平凡,创造平凡的无私奉献精神。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让全国所有档案人看到档案事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所有档案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把以后的各项工作做好,把“十二五”时期的各项任务完成好,全面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六盘水市档案局 胡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