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该如何应对机构改革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面对岗位的进退留转和工作的起承转合,是否以党的事业为重,是否以改革发展大局为重,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品行和素质的检验,也是对干部政绩观、事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验。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是否能守住法纪的红线?是否能调整心态、守住人生原则?
这场改革,是对党员干部政治觉悟的检验。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时刻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角度去看待改革大业和个人进退,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整体,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党员干部要坚守事业心,带头顾全大局。目前各地改革各项工作蹄疾步稳、陆续推进,改革进入“深水区”、关键期,矛盾逐步凸显,尤其是在班子配备、干部安排方面困难比较大,矛盾比较突出。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讲政治、顾大局,该让则让,应退则退,主动参与改革。
这场改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检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置身于党组织之中,无论是进、是退、是留、是转,都是组织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不论地方大小、岗位不同、职务升降,各级党员干部都要坚持讲党性、讲规矩,主动接受组织挑选,自觉服从组织安排。要拥有平常心,带头摆正位置。无论职务变动与否,党员干部都要带头做到思想上不浮动、精神上不萎靡、工作上不懈怠,做担当奉献的示范表率。“进者”要有责任感,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事。“退者”要有平和感,主动让贤,从容应对,做到退得心宁、退得气和,还要做到退位不退志,积极做好“传帮带”。“留者”要有知足感,珍惜机会,勇立新功。“转者”要有创新感,尽快适应新岗位的需要,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工作水平,在新岗位上作出新贡献。
这场改革,是对党员干部境界胸襟的检验。《大学》上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党员干部若一味钻牛角尖,在职位、权力等问题上纠结、焦灼,只会适得其反,怨天尤人,不利人也不利己。党员干部要成就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做出一番事业,都必须对个人的名利荣辱、进退留转看淡一些、超脱一些。
这场改革,是对党员干部人品官德的检验。官德就是为官者的从政道德,是个人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的综合反映。“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一个人若失去了“淡定”,就会被名利所困、被俗物所累,小则害己、害家,大则害众、害公。要常怀敬畏心,带头弘扬正气,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常念严守纪律“紧箍咒”,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对改革纪律特别是人事纪律进行再学习、再强调、再检查;要继续保持整治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坚决杜绝违纪违法事件发生,确保改革期间风清气正、政通人和。